首页 / 院系成果 / 成果详情页

子宫内膜腺癌GPR30和p-ERK1/2的表达及意义  期刊论文  

  • 编号:
    03a77450-3e66-4929-bf50-979fdffae434
  • 作者:
    赵婧;辛卫娟;李平;
  • 地址:
    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妇产科,上海,201204;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妇产科,上海,200032;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东营,257300;
  • 语种:
    中文
  • 期刊:
    泰山医学院学报 ISSN:1004-7115 2018 年 1 期 (1 - 5)
  • 收录:
  • 关键词:
  • 摘要:

    目的 探讨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30 (GPR30)及细胞外信号调控激酶1/2 (p-ERK1/2)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并探讨其在子宫内膜腺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2例子宫内膜腺癌(endometrioid endometrial cancer,EEC)组织、20例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endometrial atypical hyper-plasia,EAH)组织和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GPR30和p-ERK1/2的表达,对标本的染色情况做半定量分析.结果 (1)GPR30在增生期子宫内膜、EAH、EEC三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0% (3/20)、40.0% (8/20)、72.7% (16/22).EEC组与前二者比较,GPR30阳性表达率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EAH组GPR30阳性表达率也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AH组中轻中度非典型增生表达率25.0% (3/12),重度非典型增生表达率为62.5%(5/8),轻中度非典型增生和重度非典型增生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的不同肌层浸润深度间,GPR30表达有显著差异,肌层浸润深度越深,阳性表达率越高(P<0.05),GPR30的表达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无关(均P >0.05).(2) p-ERK1/2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组、EAH组和EEC组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0.0% (6/20)、65.0% (13/20)、45.5% (10/22),EAH组与正常组相比p-ERK1/2阳性表达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EC组中表达强度中等,与前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RK1/2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无关(均P >0.05).结论 GPR30可能通过p-ERK1 /2信号通路发挥其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调控作用.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赵婧,辛卫娟,李平, 等. 子宫内膜腺癌GPR30和p-ERK1/2的表达及意义 [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8(1):1-5.
  • APA:
    赵婧,辛卫娟,李平.(2018).子宫内膜腺癌GPR30和p-ERK1/2的表达及意义 .泰山医学院学报(1):1-5.
  • MLA:
    赵婧, et al. "子宫内膜腺癌GPR30和p-ERK1/2的表达及意义" .泰山医学院学报,1(2018):1-5.
浏览次数:3 下载次数:0
浏览次数:3
下载次数:0
打印次数:0
浏览器支持: Google Chrome   火狐   360浏览器极速模式(8.0+极速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