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系成果 / 成果详情页

两种不同方法评估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  期刊论文  

  • 编号:
    0583a243-5528-40ec-a29d-0194b2830b0d
  • 作者:
  • 地址:

    [1]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病科, 上海,200040

    [2]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病研究中心

    [3]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肾病科, 上海,200040

  • 语种:
    中文
  • 期刊:
    肝脏 ISSN:1008-1704 2013 年 12 期 (805 - 807)
  • 收录:
  • 关键词:
  • 摘要:

    目的:两种不同方法评估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单用替比夫定600 mg/d 口服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资料。比较基于血清肌酐(Cr)及血清胱抑素 C 计算的肾小球滤过率。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及秩和检验。结果患者共45例,男31例,女14例。患者 Cr 水平在抗病毒治疗前、治疗52周和104周三个时间点分别为(67.00±12.27)、(62.56±10.85)、(61.68±13.31)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血清胱抑素 C 水平在抗病毒治疗前、治疗52周和104周三个时间点分别为(0.8434±0.1113)、(0.7927±0.1204)、(0.7715±0.0915)mg/L。患者血清胱抑素 C 水平在抗病毒治疗52周和104周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3,P=0.0421和t=3.053,P=0.0031)。基于血清肌酐计算的肾小球滤过率在抗病毒治疗前、治疗52周和104周三个时间点中位数分别为123.6、123.8、123.7 mL/min/1.73 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于血清胱抑素 C 计算的肾小球滤过率在抗病毒治疗前、52周和104周三个时间点分别为 (107.3±15.8)、(113.6±18.7)、(115.1±13.8)mL/min/1.73 m2,基于血清胱抑素 C 计算的肾小球滤过率在104周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4,P=0.0252)。结论在使用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中,肾小球滤过率有改善,基于血清胱抑素 C 计算的肾小球滤过率较基于血清肌酐计算的肾小球滤过率更加敏感。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郑建铭[1],林苏[2],谢琼虹[3], 等. 两种不同方法评估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 [J].肝脏,2013(12):805-807.
  • APA:
    郑建铭[1],林苏[2],谢琼虹[3],黄翀[1],&施光峰[1].(2013).两种不同方法评估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 .肝脏(12):805-807.
  • MLA:
    郑建铭[1], et al. "两种不同方法评估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 .肝脏,12(2013):805-807.
浏览次数:2 下载次数:0
浏览次数:2
下载次数:0
打印次数:0
浏览器支持: Google Chrome   火狐   360浏览器极速模式(8.0+极速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