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系成果 / 成果详情页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法探讨丙戊酸钠对肝细胞生物功能网络的干扰作用  期刊论文  

  • 编号:
    062b5302-127e-47cb-9d35-a017755a2474
  • 作者:
    吴守燕 黄桂华(1,2) 赵文静 王炳顺 宫丽崑
  • 地址:

    [1]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中心/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203

    [2]上海其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 201203

    [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生物统计教研室,上海 200025

  • 语种:
    中文
  • 期刊:
    中国药物警戒 ISSN:1672-8629 2017 年 14 卷 12 期 (705 - 710)
  • 收录:
  • 关键词:
  • 摘要:

    目的:利用已发表的丙戊酸钠(VPA)处理的大鼠原代肝细胞的基因芯片原始数据,深入分析VPA对肝细胞生物过程/通路的干扰作用,为VPA毒性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将NCBI的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中,VPA处理的大鼠肝原代细胞样本的数据GSE40338取出,采用GCBI在线平台分析,样本数据分为VPA处理组(实验组)和蒸馏水处理组(对照组),进行差异基因分析,功能分析及信号通路分析。结果:基因芯片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剂量和不同时间VPA处理,肝细胞的基因调控变化不同,进一步分析提示VPA干扰了的生物过程(biological process)、代谢(metabolism)和发育(development)等过程。与发育相关的通路主要包括血管新生(vasculogenesis)、胚胎发育(embryonic development)、神经发育(neural development)及器官发育(organ development),其中器官发育和神经发育的富集度为最高。结论:体外肝细胞基因组学分析表明,除代谢外,VPA可以干扰多种生物学过程,包括干扰发育相关的生物功能网络,提示其可能具有器官发育和神经发育毒性,与体内动物实验的致畸效应和神经管发育毒性相一致。本研究表明对基因芯片数据的生物网络/过程的深入分析对预测药物毒性和理解作用机制具有重要价值。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吴守燕(1),黄桂华(12),赵文静(3), 等.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法探讨丙戊酸钠对肝细胞生物功能网络的干扰作用 [J].中国药物警戒,2017,14(12):705-710.
  • APA:
    吴守燕(1),黄桂华(12),赵文静(3),王炳顺(4),&宫丽崑(1).(2017).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法探讨丙戊酸钠对肝细胞生物功能网络的干扰作用 .中国药物警戒,14(12):705-710.
  • MLA:
    吴守燕(1), et al.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法探讨丙戊酸钠对肝细胞生物功能网络的干扰作用" .中国药物警戒 14,12(2017):705-710.
浏览次数:3 下载次数:0
浏览次数:3
下载次数:0
打印次数:0
浏览器支持: Google Chrome   火狐   360浏览器极速模式(8.0+极速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