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系成果 / 成果详情页

新型中央孔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 V4c)用于矫正中高度近视眼的临床结果  期刊论文  

  • 编号:
    11344baf-3ae2-4ebb-9336-32040ee50a74
  • 作者:
  • 地址: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卫生部近视眼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31
  • 语种:
    中文
  • 期刊:
    复旦学报·医学版 ISSN:1672-8467 2017 年 44 卷 1 期 (34 - 41)
  • 收录:
  • 关键词:
  • 摘要:

    目的:评估新型中央孔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V4c植入术矫正中高度近视眼的安全性、有效性、预测性、稳定性及高阶像差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7月间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接受ICL植入术的高度近视患者26例(49眼),随访裸眼视力(un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UDVA)、矫正视力(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CDVA)、屈光度、眼轴、眼压、内皮细胞计数、拱高、总高阶像差至术后6个月。结果:患者术前平均等效球镜(-12.73±4.06)D,术后6个月为(-0.49±0.81)D,42眼(85.71%)在±1.00 D以内;35眼(71.43%)UDVA达1.0及以上,39眼(79.59%)CDVA达1.0及以上,45眼(91.84%)UDVA和CDVA达0.5及以上。安全性和有效性指数分别为1.33±0.37和1.21±0.27.40眼(81.63%)实际矫正度数在预期矫正度数±0.50 D以内,47眼(95.92%)在±1.00 D以内。术后眼压稳定,未见早期急剧性眼压升高。术后6个月平均拱高为(499.15±245.16)μm,内皮细胞较术前丢失0.88%。ICL V4c术后不增加总高阶像差。结论:ICL V4c植入术是一种具有安全性、有效性、预测性及稳定性的手术方式。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陈珣,王晓瑛,缪华茂, 等. 新型中央孔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 V4c)用于矫正中高度近视眼的临床结果 [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7,44(1):34-41.
  • APA:
    陈珣,王晓瑛,缪华茂,周行涛.(2017).新型中央孔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 V4c)用于矫正中高度近视眼的临床结果 .复旦学报·医学版,44(1):34-41.
  • MLA:
    陈珣, et al. "新型中央孔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 V4c)用于矫正中高度近视眼的临床结果" .复旦学报·医学版 44,1(2017):34-41.
浏览次数:5 下载次数:0
浏览次数:5
下载次数:0
打印次数:0
浏览器支持: Google Chrome   火狐   360浏览器极速模式(8.0+极速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