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系成果 / 成果详情页

念珠菌血症患者临床特点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会议论文  

  • 编号:
    14fef221-30a5-4029-8c06-379bc8459ea6
  • 作者:
    叶相如;胡必杰;马坚;高晓东;周晴;周昭彦;黄声雷;周春妹
  •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微生物实验室;
  • 关键词:
    念珠菌属;菌血症;疾病特征;预后;危险因素
  • 会议名称:
    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临床微生物学术年会暨第九届全球华人临床微生物与感染症学术论坛暨2013年浙江省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及医学病毒学学术年会
  • 会议时间:
  • 出版信息:
    2013 年
  • 摘要:

    目的:了解念珠菌血症患者的临床和微生物特征,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培养念珠菌阳性病例,对其病原菌种类、药敏结果、基础疾病、治疗及预后情况进行统计,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对念珠菌血症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138例念珠菌血症患者资料,其中男98例,女40例,平均年龄(61.3±16.6)岁;每年出院患者中的发病率为0.34‰~0.51‰。血培养分离到白念珠菌72株(52.2%),近平滑念珠菌29株(21.0%),热带念珠菌16株(11.6%)。药敏结果显示,念珠菌对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的敏感率为90.9%~97.4%;而热带念珠菌对三唑类的敏感率仅为55.6%~83.3%。念珠菌血症患者的病死率为39.1%(54/138),归因病死率31.9%(44/138)。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20分(OR=8.025,95%CI:2.032~31.696,P=0.003)、低白蛋白血症(OR=6.213,95%CI:1.849~20.879,P=0.003)及合并细菌血流感染(OR=5.541,95%CI:1.576~19.487,P=0.008)、留置导尿管(OR=13.776,95%CI:1.402~135.352,P=0.024)是其死亡独立危险因素,而拔除或更换中心静脉置管(OR=0.231,59%CI:0.075~0.716,P=0.011)及血培养前30d内手术史(OR=0.206,95%CI:0.050~0.857,P=0.030)是其死亡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念珠菌血症以白念珠菌引起为主,病死率仍较高,APACHEⅡ评分≥20分、低蛋白血症、留置导尿管和合并细菌血流感染是死亡独立危险因素,拔除或更换中心静脉置管及血培养前30d内手术史是预后保护性因素。

    收起
浏览次数:2 下载次数:0
浏览次数:2
下载次数:0
打印次数:0
浏览器支持: Google Chrome   火狐   360浏览器极速模式(8.0+极速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