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系成果 / 成果详情页

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增强性疾病小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期刊论文  

  • 编号:
    15ba565d-3946-4537-ad6e-9d1cfa20269b
  • 作者:
    贾然;陆路梁小珍;孙志武谭令兵;徐梦华;苏犁云;徐锦;
  • 地址:

    [1]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临床检验中心,上海201102

    [2]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教育部/卫生部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32

    [3]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上海 200031

  • 语种:
    中文
  • 期刊:
    微生物与感染 ISSN:1673-6184 2016 年 11 卷 3 期 (144 - 152)
  • 收录:
  • 关键词:
  • 摘要: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导致婴幼儿严重下呼吸道感染的最重要病原体,但该病毒的灭活疫苗可引起RSV疫苗增强性疾病(RSV vaccine-enhanced disease,RVED),因此至今仍未研制出安全、有效的疫苗。RVED的发生机制目前仍不清楚。使用能有效模拟RVED的动物模型是探索RVED发生机制的主要手段,而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建立能稳定模拟RVED表现的小鼠模型。将BALB/c小鼠分成3组,即甲醛灭活RSV疫苗接种组(FV组)、活RSV接种组(VV组)和对照组(BV组),并模拟自然感染对其攻毒。通过小鼠体重监测、肺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流式细胞术等,观察FV组小鼠感染RSV后的病毒载量、肺部炎症和T细胞免疫状态。结果显示,与VV组和BV组相比,FV组小鼠RSV攻毒后的体重占初始体重百分比显著降低,肺部炎症最明显,且仅FV组出现支气管和毛细血管周围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荧光定量PCR显示,FV组小鼠的肺部RSV载量最低。流式细胞术显示,攻毒4d后FV组CD^(4+) T细胞数与其他两组相比显著增加,且CD^(4+) T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 4,IL-4)及IL-4/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比值显著高于其他两组,而CD^(8+) T细胞分泌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IFN-γ低于VV组。结果提示,RVED小鼠呈现出Th2优势型免疫应答及CD^(8+) T细胞功能不足,模型初步建立成功,为RVED发生机制的探索和RSV疫苗的研发奠定了良好基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贾然(1),陆路(2),梁小珍(3), 等. 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增强性疾病小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J].微生物与感染,2016,11(3):144-152.
  • APA:
    贾然(1),陆路(2),梁小珍(3),孙志武(2),&徐锦(1).(2016).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增强性疾病小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微生物与感染,11(3):144-152.
  • MLA:
    贾然(1), et al. "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增强性疾病小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微生物与感染 11,3(2016):144-152.
浏览次数:1 下载次数:0
浏览次数:1
下载次数:0
打印次数:0
浏览器支持: Google Chrome   火狐   360浏览器极速模式(8.0+极速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