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系成果 / 成果详情页

超声造影诊断隐匿性肝癌的临床应用  期刊论文  

  • 编号:
    15ca2bbc-259b-4f91-a8b8-153a28bdcec9
  • 作者:
  • 地址:
    200032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超声科;上海市影像医学研究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超声科,上海,200032;
  • 语种:
    中文
  • 期刊: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ISSN:1004-4477 2018 年 2 期 (147 - 150)
  • 收录:
  • 关键词:
  •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隐匿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间临床症状及其他影像学检查怀疑肝癌的85例患者进行常规灰阶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结果 85例患者共92个病灶均经手术、临床症状或其他影像学检查证实.常规超声检出20个病灶(21.7%),超声造影检出89个病灶(96.7%),两种方法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灶最小为8 mm×6mm,最大为20 mm×18 mm,所有病灶在灰阶声像图上显示为等回声、稍低回声或稍高回声,并且大部分边界不清或欠清.82个病灶(92.1%)表现为动脉期快速增强,同步增强7个(7.9%).61个病灶(68.5%)门脉期减退呈低回声,28个病灶(31.5%)呈等回声,74个病灶(83.1%)延迟期减退呈低回声,15个病灶(16.9%)延迟期仍基本呈等回声改变.病灶开始增强时间为(15.3±6.1)s,达峰时间为(25.2±8.8)s,减退呈低回声时间为(95.7±57.8)s.89个病灶中,符合“快进快出”类型61个(68.5%),非“快进快出”类型28个(31.5%).超声造影在隐匿性肝癌中非“快进快出“的显示率明显高于一般性肝癌,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超声造影在隐匿性肝癌中具有较特征性的表现,相比常规超声有较高的检出率,值得在临床应用.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毛枫,董怡,曹佳颖, 等. 超声造影诊断隐匿性肝癌的临床应用 [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8(2):147-150.
  • APA:
    毛枫,董怡,曹佳颖,陆清,&王文平.(2018).超声造影诊断隐匿性肝癌的临床应用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147-150.
  • MLA:
    毛枫, et al. "超声造影诊断隐匿性肝癌的临床应用"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2018):147-150.
浏览次数:30 下载次数:0
浏览次数:30
下载次数:0
打印次数:0
浏览器支持: Google Chrome   火狐   360浏览器极速模式(8.0+极速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