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系成果 / 成果详情页

呼吸调节对心肌缺血大白鼠的心率和血压调节的实验研究  会议论文  

  • 编号:
    1b515523-9686-4543-9df9-038452a16e5f
  • 作者:
    沈仲元;竺英祺;Shin Lin;夏春梅;朱大年;曹银祥
  • 作者单位:
    上海市气功研究所;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生理系;
  • 关键词:
    心肌缺血;呼吸调节;心率变异;血压波动;
  • 会议名称:
    第13届中国·上海国际气功科学研讨会
  • 会议时间:
  • 会议地点:
    上海
  • 分类号:
    R54;R76;
  • 出版信息:
    2015 年 (71 - 77)
  • 主办单位:
    上海市气功研究所
  • 摘要:

    目的:通过大白鼠呼吸频率调节实验,研究呼吸频率改变对心血管自主神经平衡调节作用和心肌缺血后心律失常变化的作用. 方法:17个标准实验大白鼠,正常组9个,心肌缺血模型组8个.采用RES3020动物呼吸机机械通气改变呼吸频率,连续记录血压和心率,分析改变呼吸频率变化与心率即时变化(HRV),血压即时变化(BPIV)的关系;观察呼吸频率变化、心率变化、血压变化趋势的同步性;观察减低呼吸频率对正常和心肌缺血大白鼠的心电的影响. 结果:RRI和血压波动与呼吸呈同步周期性变化;HRV及BPIV的中心频率均与呼吸功率谱密度中心频率一致,HRV、BPIV中心频率=呼吸频率/心率;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的变化趋势基本是一致,尤其是心率、血压的变化趋势是完全一致的. 结论:HRV、BPIV是短时或即时变化,符合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的生理机制,是RR间期变化的二次效应,反应了自主神经平衡调节的结果;心率和血压的同步性趋势变化与心搏频率有关,因此有可能通过降低呼吸频率,增强迷走神经兴奋抑制心脏活动,降低心率和心输出量来降低动脉血压;降低呼吸频率有可能对心肌缺血的心律失常有益,但过分降低呼吸频率会引起机体失衡(如心律失常).

    收起
浏览次数:3 下载次数:0
浏览次数:3
下载次数:0
打印次数:0
浏览器支持: Google Chrome   火狐   360浏览器极速模式(8.0+极速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