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系成果 / 成果详情页

CA125/T ELISA法用于CA125升高的良恶性鉴别及其临床应用  学位论文  

  • 编号:
    1fc3134c-cffc-480d-aa52-beae2fbfd8cc
  • 作者:
    金佟
  • 学位授予单位:
    复旦大学医学部
  • 作者单位:
  • 学位授予年份:
    2014
  • 论文答辩日期:
    2014-03-29
  • 中文关键词:
    抗体-凝集素ELISA法;CA125;T抗原;PNA;PFS;COX回归分析
  • 摘要:

    国内外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作为妇科常用的肿瘤标志物之一,血清CA125的检测对于上皮性卵巢癌的疗效以及预后判断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除了卵巢癌,CA125的升高也可见于其他良恶性疾病,如其他非卵巢恶性肿瘤、妇科良性疾病、部分内科疾病等。所以CA125作为肿瘤标志物虽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仍然有特异性低的缺点。如果能对CA125进一步分型,提高其诊断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并且使其能更好地鉴别疾病的良恶性,不仅有利于提高诊断的正确率,还能有效地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现已明确在良性疾病及正常生理状态下,血清CA125主要来自于胸、腹膜及苗勒氏管等体腔上皮细胞。而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CA125主要来自于癌组织,且血清水平随着组织表达水平的升高而升高。所以良、恶性疾病中血清CA125的来源不同。大量研究发现:在恶性肿瘤中常出现糖链合成、降解与连接的异常改变,导致其合成蛋白的异常糖基化。O-糖链是以GalNAc连接肽链上的丝氨酸/苏氨酸形成的,O-糖基化障碍在恶性肿瘤组织中十分常见,其表现为合成T、Tn、sT、sTn抗原这一类短的O-糖链。其中T抗原(Galβ1-3Ga1NAcα-Ser/Thr)在很多恶性肿瘤中均呈现高表达,如结肠癌、胃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等。有学者研究发现:在卵巢浆液性及粘液性癌组织中有67%高表达T抗原,且与病理分级相关。因此我们猜测:恶性肿瘤源性的CA125和其它良性疾病来源的CA125糖基化状态不同,恶性来源的CA125可能高表达T抗原,利用这一差异可能适用于对CA125进行分型,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要研究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对不同来源的CA125进行糖链结构分析。目前主要的研究方法有质谱技术以及凝集素技术,包括凝集素色谱,凝集素芯片以及抗体-凝集素ELISA法。但质谱和凝集素色谱都需要从样品中提取、纯化CA125,然后再进行修饰和分析,大量的目标蛋白在这个过程中会损失,这就要求有很大的样品量以供提纯目的蛋白。此外常规实验室由于技术水平、经济实力等原因所限,很难开展质谱分析。抗体-凝集素ELISA法是通过抗体捕获抗原,之后利用凝集素对糖链结构的特异性识别,从而分析抗原的糖基化状态,此方法无需提纯混和样品中的目的蛋白,且对技术要求较低,普通实验室也可开展。本实验的研究对象为不同患者来源的血清CA125分子,不仅在血清中含量较低,且存在纯化难度大的缺点。因此,本研究拟选用抗体-凝集素ELISA法作为技术基础,建立适用于不同患者血清CA125表面T抗原含量的检测方法,比较妇科良、恶性疾病来源的CA125表面T抗原水平,并评价其是否能应用于鉴别CA125升高的良恶性。第一部分旨在建立适用于不同患者血清CA125表面T抗原含量的检测方法。我们以抗CA125抗体[X325]结合混合样品中的抗原,利用花生凝集素PNA对T抗原的特异性识别检测抗原表面的T抗原含量。由于抗体的Fc段具有糖链修饰,也可能与PNA结合,我们首先应用高碘酸钠氧化抗体糖链,之后利用MPBH和Cys-G ly衍生化糖链以阻断PNA与其识别。在经过衍生化处理后,抗体与PNA的结合信号较未衍生化组平均下降约34.2%,背景信号低(A405<0.05),适于后续研究应用,且衍生化后的抗体与抗原的结合能力未受该过程的影响。为证明凝集素PNA是通过识别CA125表面糖链产生的显色信号,我们首先通过单糖抑制试验证明显色信号是由凝集素对糖链的识别产生的,之后我们通过梯度加入CA125标准品证明了凝集素的显色信号强度与CA125含量是呈正相关的。由此证明:以抗CA125抗体[X325]为包被抗体,应用凝集素PNA建立的抗体-凝集素ELISA法(简称CA125/T ELISA)可用于不同患者血清CA125表面T抗原含量的检测。第二部分旨在应用第一部分中建立的方法(CA125/T ELISA)检测妇科良、恶性疾病来源的CA125表面T抗原水平,并评价其用于鉴别CA125升高的良恶性的能力。我们共收集了186例CA125水平大于100U/ml的妇科疾病患者,其中包括102例妇科良性疾病患者、73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和11例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我们使用CA125/T ELISA对186例患者血清中CA125表面的T抗原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恶性来源的CA125高表达T抗原。该方法能够有效鉴别良恶性CA125升高的患者,以妇科良性疾病作为参考人群,CA125表面的T抗原水平取0.16时,为最佳诊断界值点,ROC曲线下面积可达0.824,灵敏度为64.3%,特异度为91.2%。为了评价CA125/T ELISA用于术前诊断的能力,我们对45例新入组的CA125水平大于100U/ml的患者血清中CA125表面的T抗原含量进行了检测。当取截断值0.16时,CA125/T ELISA的阳性预测值为54.5%,阴性预测值可达91.2%,说明此方法可有效地排除恶性CA125升高。此外,浆液性卵巢癌来源的CA125相比非浆液性癌组高表达T抗原,并且其表达水平与病理分级无关,而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CA125表面T抗原含量与患者年龄、绝经状态和月经周期均无关。第三部分旨在分析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中CA125表面T抗原水平对疾病进展的影响,以及相关临床病理因素对预后影响的风险系数。以0.16作为界值,将随访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分为T抗原高表达组及低表达组,高表达组相比低表达组PFS明显缩短(P=0.015,P<0.05)。COX风险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显示:影响上皮性卵巢癌疾病进展的独立因素有:年龄、临床分期以及CA125表面T抗原水平。

    收起
浏览次数:1 下载次数:0
浏览次数:1
下载次数:0
打印次数:0
浏览器支持: Google Chrome   火狐   360浏览器极速模式(8.0+极速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