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系成果 / 成果详情页

凋亡机制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  期刊论文  

  • 编号:
    4de6f3bc-c7ab-42b6-b000-f786a61f948a
  • 作者:
    杨成#; 赵强;夏利民; 王宜青; 陈安清;王哲;
  • 地址: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 200032
  • 语种:
    中文
  • 期刊:
    中国临床医学 ISSN:1008-6358 2005 年 12 卷 5 期 (786 - 787)
  • 收录:
  • 关键词:
  • 摘要:

    目的:研究凋亡机制在风湿性心脏病单纯二尖瓣狭窄(RHD MS)所致肺动脉高压(PH)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及原位缺口末端DNA标记技术检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重度肺动脉高压者肺动脉活检标本,检测肺动脉血管壁细胞的增殖、凋亡情况。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RHD患者肺动脉的结构发生明显改建,RHD及对照组肺动脉内都有增殖与凋亡的细胞,但RHD组增殖细胞多而凋亡细胞明显减少。bcl-2在RHD组中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bax在对照组中的表达高于RHD组。结论:在肺血淤滞、缺氧等因素作用下,bcl-2和bax两种基因表达比例发生变化,使肺动脉壁细胞凋亡减少,造成细胞堆积,参与引起肺血管结构改建,从而参与导致肺动脉高压。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杨成,赵强,夏利民, 等. 凋亡机制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 [J].中国临床医学,2005,12(5):786-787.
  • APA:
    杨成,赵强,夏利民,王宜青,&王哲.(2005).凋亡机制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 .中国临床医学,12(5):786-787.
  • MLA:
    杨成, et al. "凋亡机制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 .中国临床医学 12,5(2005):786-787.
浏览次数:2 下载次数:0
浏览次数:2
下载次数:0
打印次数:0
浏览器支持: Google Chrome   火狐   360浏览器极速模式(8.0+极速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