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系成果 / 成果详情页

运用实时定量PCR和16SrDNA测序法分析女性阴道菌群的结果比较  期刊论文  

  • 编号:
    50664c16-4782-4690-8db9-a6cf68a5b974
  • 作者:
    张宁(1,2);韩阳(1,2);骆菲;朱丽红秦金红;江滟;
  • 地址:

    [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德院,上海 200030

    [2]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妇科,上海 200040

    [3]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系,上海 200025

    [4]贵州医科大学/贵州省普通高校病原生物学特色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25

  • 语种:
    中文
  • 期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ISSN:1674-8115 2018 年 38 卷 1 期 (71 - 75)
  • 收录:
  • 关键词:
  • 摘要:

    目的:·比较实时定量PCR(qPCR)法与16S rDNA测序法分析女性阴道菌群类型的结果。方法:·选取45岁以下育龄期健康女性49名,采集阴道上1/3处分泌物,经提取阴道标本全基因组DNA后,分别运用16S rDNA V1V2域测序和基于22种常见阴道细菌设计的引物进行qPCR分析各样本菌群类型,比较2种检测结果的异同。结果:·参考依据优势菌类型的阴道菌群分类标准,基于qPCR方法分析结果为Ⅰ型(卷曲乳杆菌为优势菌)9例,Ⅲ型(惰性乳杆菌为优势菌)24例,Ⅳ型(无乳杆菌为优势菌)12例,Ⅴ型(詹氏乳杆菌为优势菌)为2例。基于16S rDNA V1V2域进行测序分析的结果为Ⅰ型13例,Ⅱ型(格氏乳杆菌为优势菌)1例,Ⅲ型23例,Ⅳ型8例,Ⅴ型2例。2种方法对阴道菌群分型一致的为38例,一致率为77.6%。结论:·2种方法分析得到的阴道菌群分类结果有差异;若采用qPCR对阴道菌群进行分类,还需考虑相关的技术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宁(12),韩阳(12),骆菲(3), 等. 运用实时定量PCR和16SrDNA测序法分析女性阴道菌群的结果比较 [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38(1):71-75.
  • APA:
    张宁(12),韩阳(12),骆菲(3),朱丽红(4),&江滟(1).(2018).运用实时定量PCR和16SrDNA测序法分析女性阴道菌群的结果比较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38(1):71-75.
  • MLA:
    张宁(12), et al. "运用实时定量PCR和16SrDNA测序法分析女性阴道菌群的结果比较"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38,1(2018):71-75.
浏览次数:2 下载次数:0
浏览次数:2
下载次数:0
打印次数:0
浏览器支持: Google Chrome   火狐   360浏览器极速模式(8.0+极速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