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系成果 / 成果详情页

极高血浆BNP水平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研究  学位论文  

  • 编号:
    67211933-cadd-4884-9db4-4c0e99af379c
  • 作者:
    许东晴
  • 学位授予单位:
    复旦大学医学部
  • 作者单位:
  • 学位授予年份:
    2013
  • 论文答辩日期:
    2013-04-01
  • 中文关键词:
    心力衰竭;脑钠肽(BNP);白细胞(WBC);舒张压(DBP);肺动脉压;预后
  • 摘要:

    背景心力衰竭是指各种心脏疾病导致的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脏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正常代谢的需求,使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并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表现。由于其高死亡率及高住院率,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血浆B型脑钠肽(BNP)是由心室合成和分泌的一种肽类物质,目前认为是诊断心力衰竭的客观有效指标。但是目前对BNP在极端高值(BNP>5000pg/ml)情况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极高血浆BNP水平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极高血浆BNP水平(BNP>5000pg/ml)时影响心衰患者预后的因素。 方法回顾分析69名血浆BNP>5000pg/ml的心力衰竭患者,分为死亡组及生存组,分别统计每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房颤病史、吸烟史、肺部感染、收缩压(SBP)、舒张压(DBP)、C-反应蛋白(CRP)、外周血白细胞(WBC)、肌酐、凝血酶原时间(PT)、左室射血分数(LVEF)、肺动脉压等指标。分析相关指标与极高血浆BNP水平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死亡组患者与生存组患者比较,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左室射血分数(LVEF)、肺动脉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DBP、WBC为极高血浆BNP水平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结论SBP、DBP、LVEF、WBC、CRP、肺动脉压是极高血浆BNP水平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预后因素,WBC为极高血浆BNP水平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

    收起
浏览次数:1 下载次数:0
浏览次数:1
下载次数:0
打印次数:0
浏览器支持: Google Chrome   火狐   360浏览器极速模式(8.0+极速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