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系成果 / 成果详情页

经股动脉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后制动时间的循证实践  期刊论文  

  • 编号:
    675aa8c8-dbd5-4d50-86e6-8e1ef93e0b91
  • 作者:
    沈志云;林颖;周达新;陈瑜;黄晨旭;胡雁;
  • 地址: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 200032
  • 语种:
    中文
  • 期刊:
    护士进修杂志 ISSN:1002-6975 2018 年 33 卷 21 期 (1956 - 1960)
  • 收录:
  • 关键词:
  • 摘要:

    目的:将经股动脉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术后制动时间的最佳证据运用于临床实践,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减少护理工作量。方法:2017年6-12月,我院心内科采用JBI证据应用与转化模式,进行证据应用前基线审查、证据临床应用和应用后再审查。采用现场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查阅护理文书进行资料收集。基于现有最佳证据,制定2条审查指标。(1)指标1:护士正确评估患者术后出血风险:年龄>80岁,导管直径≥10F,收缩压>180mmHg(1mmHg=0.133kPa)或舒张压>105mmHg。(2)指标2:经股动脉先心介入术后6h解除制动。并将证据应用于临床护理,分析应用过程中的障碍因素,寻找可利用的资源及解决方案,之后进行两轮的质量再审查。证据应用前后共纳入109例行经股动脉先心介入术的患者。结果:证据应用之后,2条循证依从性较差的审查指标执行率均有显著性提高,且并没有增加患者出血、血肿、排尿困难、腰背部疼痛的发生率。结论:经股动脉先心介入术后制动6h不会增加患者发生出血、血肿的风险,并可减少患者发生排尿困难及腰背部疼痛的风险,今后应扩大证据的临床应用范围。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沈志云,林颖,周达新, 等. 经股动脉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后制动时间的循证实践 [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21):1956-1960.
  • APA:
    沈志云,林颖,周达新,陈瑜,&胡雁.(2018).经股动脉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后制动时间的循证实践 .护士进修杂志,33(21):1956-1960.
  • MLA:
    沈志云, et al. "经股动脉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后制动时间的循证实践" .护士进修杂志 33,21(2018):1956-1960.
浏览次数:1 下载次数:0
浏览次数:1
下载次数:0
打印次数:0
浏览器支持: Google Chrome   火狐   360浏览器极速模式(8.0+极速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