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系成果 / 成果详情页

通心络对血管紧张素-II致大鼠血管内皮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学位论文  

  • 编号:
    69204a1f-2358-4066-9119-24a137b1f8c8
  • 作者:
    郝颖
  • 学位授予单位:
    复旦大学医学院
  • 作者单位:
  • 学位:
    硕士
  • 学位授予年份:
    2008
  • 中文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内皮损伤;通心络;作用机制
  •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通心络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0,AngⅡ)致大鼠内皮损伤模型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及机制<br>   方法: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组(n=18)、通心络保护(TXL)组(n=18)、对照(SHAM)组(n=18)。每组又分为7d、14d和28d三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6只大鼠。AngⅡ组和TXL组分别于皮下埋置不同缓释终点的AngⅡ缓释泵,SHAM组皮下埋置生理盐水缓释泵。同时,TXL组每天予以通心络(0.8g·kg-1·d-1)灌胃,AngⅡ组和SHAM组每天予以生理盐水灌胃,分别在7、14、28天时间点取材。处死前测量颈总动脉血压、心脏采血测量血浆Angn、血浆ET-1和6keto-PGF1α水平;扫描电镜观察胸主动脉内皮的病理损伤情况;RT-PCR检测血管组织Bax、Bcl-2和NADPH氧化酶亚基p22phox基因的表达;流式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br>   结果:1)三组血压都未见升高(112.1±20.12vs109.5±14.75vs114.33±22.50,p>0.05),但AngaⅡ组和TXL组的AngⅡ水平明显高于SHAM组(2596.6±392.3vs2471.5±653.8vs741±176.8,P<0.05),说明模型建立成功。<br>   2)AngⅡ组ET-1水平在三个时间点上都高于SHAM组(p<0.05),TXL组ET-1水平在14d和28d时间点上高于SHAM组(p<0.05)。两组ET-1水平在14d时间点上最高,TXL组在各个时间点上较同时间段的AngⅡ组ET-1水平都有降低,在14d的时间点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br>   3)AngⅡ组6-ketoPGF1α水平在7d和28d两个时间点上均高于SHAM组(p<0.05),TXL组6-ketoPGF1α水平在各时间点上均高于SHAM组(p<0.05),呈时间依赖性。TXL组6-ketoPGF1α水平在14d和28d时间点上均显著高于AngⅡ组(p<0.05)。<br>   4)扫描电镜结果示:AngⅡ与对照组相比,内皮严重剥脱,基底膜暴露面积大。不同时间段的TXL组内皮损伤程度较AngⅡ组减轻,剥脱范围小,细胞轮廓界限较清晰,基底膜暴露较少,血管壁内膜形态较完整。<br>   5)AngⅡ组Bax和p22phoxmRNA表达水平呈时间依赖性增加,在14d和28d时间点上与SHAM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TXL组Bax和p22phox的tuRNA表达水平与SHAM组间无差异(p<0.05),随着时间增加有减少的趋势。在14d和28d两个时间点,TXL组Bax和p22phox的mRNA表达水平较AngⅡ组显著减少(p<.05)。<br>   6)AngⅡ组Bcl-2mRNA表达水平在7d时最低,与SHAM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TXL组Bcl-2mRNA表达水平在各时间点上与SHAM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ngaZ组与TXL组Bcl-2的表达仅在7d时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在其他时间点上没有差别。<br>   7)AngⅡ组Bcl-2/Bax比值在三个时间点上均显著低于SHAM组(p<0.05),在7d时最低。TXL组的Bcl-2/Bax比值在三个时间点上均明显高于SHAM组和AngⅡ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br>   8)AngⅡ组ROS水平在三个时间点上都显著高于SHAM组(p<0.05),TXL组ROS水平在14d时间点上高于SHAM组(p<0.05),但在三个时间点上都明显低于AngⅡ组(p<0.05),其中以28d时间点上降幅最大。<br>   结论:通心络对血管紧张素-Ⅱ导致的大鼠血管内皮损伤具有保护作用。通心络可降低血浆ET-1,升高6-ketoPGF1α水平,维持血管壁的完整形态结构,抑制内皮细胞的凋亡,抑制NADPH氧化酶亚基p22phox基因表达以及减少ROS的产生。

    收起
浏览次数:1 下载次数:0
浏览次数:1
下载次数:0
打印次数:0
浏览器支持: Google Chrome   火狐   360浏览器极速模式(8.0+极速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