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系成果 / 成果详情页

钬激光与双极等离子电切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期刊论文  

  • 编号:
    86063111-2019-4e9d-95ec-a9246a331756
  • 作者:
    姜帅#黄中力;牛远杰;郭剑明林宗明孙立安王坤杰;刘春雨;徐志兵徐磊;陈伟;魏强;孙光;王国民
  • 地址:

    [1]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上海 200032

    [2]四川大学附属华西医院泌尿外科

    [3]天津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

  • 语种:
    中文
  • 期刊: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ISSN:1000-6702 2016 年 7 期 (493 - 497)
  • 收录:
  • 关键词:
  • 摘要: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方法的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4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20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男111例,女9例。年龄36-75岁。术前均行膀胱镜检查,肿瘤直径均<3cm。采用计算机抽样生成两组随机号,将患者分为经尿道钬激光切除(holmium laser transurethral resection,HOLTUR)组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bipolar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in saline,TURis)组,每组各60例。HOLTUR组男56例,女4例;肿瘤单发45例,多发15例;肿瘤位于左右侧壁40例(66.7%),顶壁5例(8.3%),后壁8例(13.3%),三角区4例(6.7%),颈部3例(5.0%)。TURis组男55例,女5例;肿瘤单发42例,多发18例;肿瘤位于左右侧壁38例(63.3%),顶壁3例(5.0%),后壁10例(16.7%),三角区4例(6.7%),颈部5例(8.3%)。两组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OLTUR组采用F21膀胱镜,进镜后观察肿瘤大小和位置,调节钬激光功率约为16 Hz/1 J。钬激光距肿瘤边缘1cm处楔形切除膀胱肿瘤及其基底部膀胱壁组织直至深肌层。创面用钬激光确切止血后结束手术,较小肿瘤行活检后采用钬激光烧灼创面。TURis组采用F26双极等离子电切镜,进镜后观察肿瘤大小和位置,自肿瘤表面起分块切除肿瘤组织直至深肌层。创面用TURis确切止血后结束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率、膀胱穿孔发生率、导尿管保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3个月复发率等。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术式。HOLTUR组和TURis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2.6±2.4)min和(33.3±13.8)min;闭孔神经反射发生例数分别为0和26例(43.3%);膀胱穿孔发生例数分别为0和6例(10.0%),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理分级,HOLTUR组低级别54例,高级别6例,其中伴原位癌1例;TURis组低级别53例,高级别7例,其中伴原位癌2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危险度分级,HOLTUR组低危21例,中危31例,高危8例;TURis组低危23例,中危28例,高危9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OLTUR组和TURis组的留置尿管时间[(1.7±0.2)d vs.(1.6±0.2)d]、术后住院时间[(3.4±0.3)d vs.(3.9±0.2)d]和术后3个月复发例数[5例vs.7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TURis相比,采用HOLTUR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具有手术时间短、无闭孔神经反射、并发症少等优势,疗效可靠,手术更安全。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姜帅(1),黄中力(2),牛远杰(3), 等. 钬激光与双极等离子电切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6(7):493-497.
  • APA:
    姜帅(1),黄中力(2),牛远杰(3),郭剑明(1),&王国民(1).(2016).钬激光与双极等离子电切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7):493-497.
  • MLA:
    姜帅(1), et al. "钬激光与双极等离子电切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7(2016):493-497.
浏览次数:2 下载次数:0
浏览次数:2
下载次数:0
打印次数:0
浏览器支持: Google Chrome   火狐   360浏览器极速模式(8.0+极速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