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系成果 / 成果详情页

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家系hMSH6基因突变的研究  会议论文  

  • 编号:
    b0eebbfb-0566-414d-8bf8-e4197913c2ef
  • 作者:
  •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腹部外科;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
  •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遗传性非息肉病性;DNA 突变分析;hMSH6;SNPs
  • 会议名称: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病理大会
  • 会议时间:
  • 出版信息:
    2007 年
  • 摘要:

    目的胚系错配修复基因主要是 hMSH2、hMLH1及 hMSH6与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综合症的易感性密切相关,胚系 hMSH2及 hMLH1异常与中国人 HNPCC 的发生发展的关系已有报道,然而胚系基因 hMSH6基因异常与中国人 HNPCC 的关系几乎未见报道,为此, 探讨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家系 hMSH6基因遗传性突变情况对于 HNPCC 的早期诊断及家系成员的遗传咨询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取经过检测无 hMSH2及 hMLH1胚系突变且符合 Amsterdam 标准12例、日本标准12例和 Bestheda 纲要18例的 HNPCC 家系先证者外周血 DNA 样本,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 hMSH6基因共10个外显子, PCR 产物纯化后 DNA 直接测序法检测突变。采用 Envision 二步法检测有 hMSH6胚系基因突变的先证者肿瘤组织 hMSH6蛋白的表达,并以正常肠黏膜作为阳性对照。对检测有 hMSH6基因错义突变的外显子应用137例正常人基因组 DNA 进行相应外显子的测序分析,判断各外显子错义突变的意义以排除 SNP。对各家系的临床病理资料作相应的分析与总结。结果 42个家系中共发生97例结直肠癌患者和62个肠外恶性肿瘤,其中胃癌、肝癌和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肠外肿瘤类型。42个先证者中共检测到6个胚系 hMSH6基因的突变,突变率为14.3%(6/42),其中4个为错义突变,1个为肯定具有病理意义的无义突变,一个为第9内含子 c4001-9处 TTTT 的插入突变,符合 Amsterdam 标准的1例占8.3%(1/12)、符合日本标准及 Bestheda 纲要的各有2例及3例分别占16.7%(2/12)及 16.7%(3/18),所有突变均是国际上尚未报道的, 且也不是已报道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有胚系 hMSH6 基因异常的患者肿瘤组织 hMSH6蛋白表达均消失,4个错义突变的突变位点在137例正常人基因组 DNA 中未出现基本可以排除 SNP。共检出92 个已经报道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改变,其中第1外显子31个占33.7%(31/92)、第3外显子17个占18.5%(17/92)和第5外显子29个占 31.5%(29/92),其它外显子的 SNP 占16.3% (15/92)。结论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患者胃癌、肝癌及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肠外肿瘤类型;无 hMSH2及 hMLH1基因突变的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家系先证者 hMSH6基因胚系突变率约占14.3%,其中错义突变较多见; hMSH6的胚系突变可发生在具有典型 HNPCC 临床病理特征的 Amsterdam 标准的患者。单核苷酸多态性改变主要发生在第1、3及第5外显子,其与中国人 HNPCC 发生发展的关系尚需深入研究。

    收起
浏览次数:4 下载次数:0
浏览次数:4
下载次数:0
打印次数:0
浏览器支持: Google Chrome   火狐   360浏览器极速模式(8.0+极速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