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系成果 / 成果详情页

抗原模拟建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小鼠模型中巨核细胞形态学及超微结构观察  学位论文  

  • 编号:
    bb90a72a-8cb5-4a1f-8aba-c3cd78e68c87
  • 作者:
    陈朴
  • 学位授予单位:
    复旦大学医学院
  • 作者单位:
  • 学位:
    硕士
  • 学位授予年份:
    2013
  • 中文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巨核细胞;形态学;超微结构
  • 摘要:

    背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以血小板计数减少、出血倾向为主要特点,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持续及反复发作,发展为慢性或难治性ITP,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既往大多观点认为ITP主要是由自身抗体所介导的血小板破坏过多,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固有免疫都参与了ITP的发生,尤其是T细胞的异常在其发病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除此之外,作为自身免疫反应的标靶之一,巨核细胞层面的异常也开始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对ITP自身免疫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令许多新的定向免疫干预措施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然而,相对于ITP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进展,ITP动物模型的相关发展严重滞后,目前被广泛运用的模型,通常是通过直接注射外源性抗血小板抗体以达到模型动物血小板减少的目的。这类模型对于ITP发病机制的模拟是建立在单一的体液免疫基础上,且抗体是外源性的,对自身免疫的触发、抗体的产生及细胞免疫机制作用的模拟都存在明显缺陷。随着对ITP免疫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一种新型动物模型成为迫切的需要。<br>  目的:介绍一种能够更好模拟自身免疫反应启动及进程的新型主动免疫型ITP造模法,对其模拟人类ITP疾病的状态进行评估,并观察模型中巨核细胞形态学及超微结构变化,以加深我们对ITP发病机制的理解。<br>  方法:运用免疫学上的抗原模拟原理,分离纯化Wistar大鼠的血小板来定期免疫CBA/Ht小鼠,建立主动免疫型ITP模型;对照组小鼠仅注射0.9%氯化钠溶液。动态监测小鼠中各血细胞变化;取骨髓涂片染色观察髓象巨核细胞形态学特征;取骨髓组织切片行电镜观察骨髓巨核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br>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在接受大鼠血小板初次免疫后的第二周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并在第4周时达到最低点(P<0.01),从第5周开始逐渐回升,第2~5周实验组小鼠外周血血小板数量与对照组小鼠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模过程中实验组小鼠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出现升高,第二、四、五周实验组小鼠血小板平均体积较对照组小鼠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白细胞、红细胞计数结果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骨髓涂片细胞学检查示实验组小鼠髓象中巨核细胞较对照组显著增生,且不成熟巨核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01),而产血小板巨核细胞比例明显减低(P<0.001)。骨髓组织超薄切片行电镜检查显示实验组小鼠巨核细胞的超微结构较对照组具有明显的成熟障碍及产板功能不良表现,主要特征为核分叶不能,分界膜系统(demarcation membrane system,DMS)扩张或数量减少、细胞浆内出现较多空泡且边缘区域较致密,浆内血小板颗粒、线粒体及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减少。<br>  结论:该主动免疫型ITP小鼠模型中观察到的血象及骨髓象特点与人类ITP临床表现相似,提示模型建立成功。此种主动免疫型ITP小鼠模型相对以往的被动免疫建模法能更好的模拟人类ITP疾病的过程和病理特征,且价格低廉,方便可行。在模型中观测到的骨髓巨核细胞的数量、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异常改变为我们进一步揭示了该模型中巨核细胞层面存在成熟障碍及产板功能不佳,与人类ITP中观察到的特点相似,可能成为科学实验中评价疗效的新靶点。该模型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ITP的发病机制,同时为细胞免疫机制研究及进行针对性的相关治疗评估提供了更好的实验平台,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和临床价值。

    收起
浏览次数:1 下载次数:0
浏览次数:1
下载次数:0
打印次数:0
浏览器支持: Google Chrome   火狐   360浏览器极速模式(8.0+极速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