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系成果 / 成果详情页

深低温冷冻保存大鼠气管移植物的组织学改变  学位论文  

  • 编号:
    c12168ef-c82f-454c-9044-2dbcdcac5c79
  • 作者:
    杨煜
  • 学位授予单位:
    复旦大学医学院
  • 作者单位:
  • 学位:
    硕士
  • 学位授予年份:
    2007
  • 中文关键词:
    气管移植;移植物;低温冷冻;上皮细胞;树突细胞;MHC-Ⅱ;组织学改变
  • 摘要:

    目的:研究SD大鼠气管深低温冷冻保存后的组织学改变,并探讨研究大鼠气管深低温冷冻保存后免疫原性降低的可能机制以及适合大鼠气管移植的最佳冷冻保存时间。 方法:将30只SD大鼠,取其气管作为本实验研究对象。按不同的深低温冷冻保存时间进行分组,分别为新鲜组、冷冻保存1周组、1个月组、3个月组以及6个月组;各冻存组分别冷冻保存于-85℃冰箱1周、1月、3月、6月,而后分别观察研究新鲜组以及冻存1周、冻存1个月、冻存3个月,冻存6个月共5组SD大鼠气管,采用常规HE染色光镜检查、扫描电镜检查以及透射电镜检查的方法来观察冷冻后大鼠气管上皮细胞的形态改变和数目的改变、树突状细胞(DCdendritic cell)的组织学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分析冷冻后各个时间点气道上皮内的MHC-Ⅱ类分子的分布情况:采用透射电镜检查气管软骨细胞的超微结构的改变,从而综合评价深低温冷冻保存对大鼠气管组织变化的影响。 结果:随着深低温冷冻保存时间的延长,大鼠气管移植物组织主要有如下改变:1.SD大鼠气管上皮细胞脱落增多,但在冻存6个月的气管移植物上,仍确认有纤毛上皮的存在。2.冻存时间超过1个月后,大鼠气管MHC-Ⅱ类分子表达减少。3.冻存时间超过1个月后,大鼠气管上皮内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数目减少、DC形态上主要有突起减少,胞浆内出现空泡变性等冷冻后改变。4.冻存时间超过1个月后,大鼠气管软骨细胞则显示了细胞膜的破裂、细胞核的破碎以及细胞外基质纤维排列紊乱丢失等气管冷冻损伤的超微结构表现。 结论:研究了深低温冷冻保存后大鼠气管的组织学特征性改变,为大鼠气管移植物免疫原性降低的机制寻求到一定的组织学依据,提示大鼠气管冷冻后免疫原性降低可能有多种因素的参与,包括随着冷冻时间的延长,出现上皮脱落、MHC-Ⅱ类分子的表达减少和DC的减少和形态改变。此外,通过电子显微镜的观察我们还发现了随着深低温冻存时间的延长,冻存时间超过1个月后,大鼠气管软骨细胞超微结构损伤程度加重,提示气管组织活性下降。因而在兼顾降低免疫原性及保持活性的基础上,我们提出适合大鼠气管移植物的最佳冷冻保存时间可能为1个月左右。

    收起
浏览次数:1 下载次数:0
浏览次数:1
下载次数:0
打印次数:0
浏览器支持: Google Chrome   火狐   360浏览器极速模式(8.0+极速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