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系成果 / 成果详情页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食管结合部息肉样隆起性病变的临床价值  期刊论文  

  • 编号:
    d17e5855-ff5c-4434-9468-7c7ccf029977
  • 作者:
    丁娜;徐美东;陈涛高志星;杨斌林;
  • 地址:

    [1]潍坊医学院内科教研室,潍坊 261031

    [2]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

    [3]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4]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肛门疾病外科

  • 语种:
    中文
  • 期刊: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ISSN:1007-5232 2018 年 35 卷 6 期 (400 - 404)
  • 收录:
  • 关键词:
  • 摘要:

    目的:评价胃食管结合部(EGJ)息肉样隆起性病变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111例(114处病变)ESD治疗的EGJ息肉样隆起性病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观察指标包括ESD切除率、手术时间、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病变大小1.0-6.0cm,平均(2.47±0.80)cm。表面光滑30处,充血糜烂59处,结节样粗糙11处,分叶状3处,绒毛状8处,浅溃疡1处,局部凹陷2处;术后病理提示上皮内瘤变19处、腺癌2处,瘤变及癌变率为18.42%(21/114)。ESD治疗整块切除率为100.0%(114/114),完整切除率为99.1%(113/114),完整治愈切除率为97.4%(111/114)。操作时间17.0-60.0min,平均为(32.45±7.32)min。3例发生术后迟发性出血、1例发生术中穿孔,均在内镜下治疗成功。术后2例追加手术治疗。随访96例,平均随访28.8个月,有1例(1.04%,1/96)复发。结论:EGJ息肉样隆起性病变的上皮内瘤变及癌变发生率较高,采用ESD治疗整块切除病变,完整治愈切除率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丁娜(1),徐美东(2),陈涛(2), 等.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食管结合部息肉样隆起性病变的临床价值 [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8,35(6):400-404.
  • APA:
    丁娜(1),徐美东(2),陈涛(2),高志星(3),&杨斌林(4).(2018).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食管结合部息肉样隆起性病变的临床价值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35(6):400-404.
  • MLA:
    丁娜(1), et al.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食管结合部息肉样隆起性病变的临床价值"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35,6(2018):400-404.
浏览次数:5 下载次数:0
浏览次数:5
下载次数:0
打印次数:0
浏览器支持: Google Chrome   火狐   360浏览器极速模式(8.0+极速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