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系成果 / 成果详情页

降糖药与胰淀素相互关系的研究  学位论文  

  • 编号:
    ea6256a7-ef0a-4ad4-863b-3b9ed7732731
  • 作者:
    翁鸿博
  • 学位授予单位:
    复旦大学医学院
  • 作者单位:
  • 学位:
    博士
  • 学位授予年份:
    2008
  • 中文关键词:
    2型糖尿病;降糖药;胰淀素;β细胞功能衰竭
  • 摘要:

    2型糖尿病主要特征是胰岛素抵抗及β细胞功能进行性衰竭,从而导致胰岛素效应不足,引起血糖的升高。来自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尽管各种不同的治疗方案均能较好的控制血糖,但并不能阻止β细胞功能的进行性衰竭。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胰淀素(Amylin)在β细胞功能衰竭的发展并最终导致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br>   胰淀素是β细胞的一种正常分泌产物,与胰岛素由同一β细胞共同分泌和产生的,在生理量葡萄糖的刺激下二者按照1:100的比列相伴释放到胰岛β细胞外。但在高糖刺激下胰淀素的分泌远远超过胰岛素。高浓度的胰淀素一方面可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另一方面胰淀素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自我聚集,沉积在胰岛中,破坏胰岛组织,损伤β细胞,以致功能衰竭。由于胰淀素与胰岛素是由编码基因启动子区域的β细胞特异性调控元件共同调节的,因此那些促进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的治疗药物很可能会引起胰淀素分泌的增加,而这样的变化是否足以影响其降糖的效应,或者影响糖尿病病程,并不是非常清楚。<br>   鉴于此,本课题选用了促胰岛素分泌的磺酰脲类药物和肠促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为研究对象,通过整体和离体实验观察药物药效与胰淀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胰淀素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进一步揭示降糖药的分子作用机制。本课题得到了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的资助(项目号:20040246069)<br>   本课题主要的研究方法、结果及结论按二个部分分述如下:<br>   第一部分:磺酰脲类药物药效与胰淀素的关系;<br>   第二部分:GLP-1对胰淀素分泌和表达的影响<br>   第一部分:磺酰脲类药物药效与胰淀素的关系<br>   目的:<br>   考察大剂量磺酰脲类药物(sulfonylurea,SU)长期应用对小鼠糖代谢及胰岛功能的影响,研究胰淀素对SU药效的影响。<br>   方法:<br>   采用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制备糖尿病模型。正常和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灌胃给予格列本脲7.2mg/kg/d,格列齐特80mg/kg/d,每日2次,连续5周,每周测定体重和血糖;于给药5周末测定各组小鼠糖耐量变化;测定血清中胰淀素的浓度。在光镜下观察胰岛组织形态的变化。<br>   格列本脲灌胃给药1h后,尾静脉注射胰淀素,再腹腔注射葡萄糖,观察小鼠血糖峰值、血糖曲线下面积、葡萄糖增量及平均血糖增量的变化。离体原代培养胰岛细胞,将不同浓度的格列吡嗪加入细胞中孵育2h,ELASA法测定培养上清中胰岛素浓度。将不同浓度的胰淀素与格列吡嗪共同孵育在胰岛细胞中,测定培养上清中胰岛素浓度。<br>   结果:<br>   大剂量SU对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的影响<br>   与正常组相比,四氧嘧啶模型组小鼠血糖明显升高(P<0.001),并且维持在整个实验过程,表明糖尿病模型制备成功。格列本脲3.6mg/kg(b.i.d)及格列齐特40mg/kg(b.i.d)连续灌胃给药5周,均没有观察到小鼠血糖的变化。提示,此模型并不适用于SU类药物药效的研究。因此,本实验在后续的试验中均以正常小鼠为观察对象。<br>   大剂量SU对正常小鼠血糖及糖耐量的影响<br>   以未治疗小鼠为对照组,格列本脲3.6mg/kg(b.i.d)在灌胃给药的第2周起表现出明显的降糖作用,在第3、4周仍然维持此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P<0.01),但在第5周时此降糖作用消失。提示,格列本脲3.6mg/kg(b.i.d)的给药模式持续5周,该药降低空腹血糖的效应减弱。<br>   格列齐特40mg/kg(b.i.d)对正常小鼠的血糖及糖耐量无明显的影响。SU对葡萄糖负荷正常小鼠胰淀素分泌的影响<br>   实验小鼠腹腔注射葡萄糖后胰淀素的分泌均有增加,但在未治疗组、格列本脲治疗组及格列齐特治疗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提示,格列本脲及格列齐特大剂量给药5周后对胰淀素的分泌没有影响。<br>   胰淀素对SU降糖效应的的影响<br>   与未治疗组相比,胰淀素80μg/kg单独应用对小鼠的空腹血糖和葡萄糖的曲线下面积AUC没有明显的作用,但可显著降低血糖峰值和葡萄糖增量(P<0.01)。这将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减少血糖波动。<br>   与未治疗组相比,胰淀素80μg/kg可明显增强格列本脲3.6mg/kg降低正常小鼠空腹血糖的作用(P<0.001),使葡萄糖的曲线下面积AUC显著降低(P<0.05),改善糖耐量,表现出对格列本脲降糖作用的相加。<br>   与格列本脲、胰淀素合用组相比,胰淀素单用对葡萄糖增量的降低更为显著。这与合用组在糖负荷前较低的空腹血糖有关,表明胰淀素降血糖作用有一定的葡萄糖依赖性。<br>   胰淀素对SU促胰岛素分泌作用的影响<br>   在16.7mmol/L葡萄糖刺激下,格列吡嗪5.36μmol/L可明显增加胰岛素的释放(P<0.01),但当与不同浓度的胰淀素共同孵育时,其促胰岛素分泌作用发生了变化,1μM的胰淀素并未影响其作用,而5、10μM的胰淀素则明显抑制了胰岛素的释放,与格列吡嗪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表明5、10μM的胰淀素在体外可减弱格列吡嗪的促胰岛素分泌作用。<br>   结论:<br>   格列本脲长期大剂量给药,可导致其降低正常小鼠空腹血糖的效应减弱,这一作用与胰淀素水平无明显的关系。胰淀素在体内增强磺酰脲类的降糖作用,在体外抑制其促胰岛素分泌作用。<br>   第二部分:GLP-1对胰淀素分泌和表达的影响<br>   目的:<br>   在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Goto-Kakizaki(GK)大鼠上,观察重组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recombined human gl

    收起
浏览次数:1 下载次数:0
浏览次数:1
下载次数:0
打印次数:0
浏览器支持: Google Chrome   火狐   360浏览器极速模式(8.0+极速模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