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院系成果 / 成果详情页

1207例唾液腺肿瘤临床特点分析  学位论文  

  • 编号:
    fd740dbe-0a8c-49c5-8091-dfc9bb365758
  • 作者:
    王学辰
  • 学位授予单位:
    复旦大学医学部
  • 作者单位:
  • 学位授予年份:
    2009
  • 论文答辩日期:
    2009-04-30
  • 中文关键词:
    唾液腺肿瘤;临床特点;生存率;预后因素
  • 摘要:

    目的:研究唾液腺肿瘤临床特点及腮腺癌的预后相关因子。 方法:采集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行首次手术治疗的唾液腺肿瘤病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建立唾液腺肿瘤数据库,按良恶性分类,分析不同类型唾液腺肿瘤各自的临床特点。对腮腺癌病例进行随访,绘制腮腺癌患者的生存曲线,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探讨其预后因素。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Life-Table绘制生存曲线,Kaplan-Meier方法单因素分析和Cox-Fegression方法进行多因素分析。以P<0.05作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结果: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10年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行首次手术治疗病例1207例。男性病例609例,女性598例。患者年龄范围为8岁至86岁,平均年龄为46.6岁。发生在腮腺的唾液腺肿瘤有903例,颌下腺261例,小唾液腺37例,舌下腺6例。良性肿瘤917例,恶性290例,良恶性肿瘤比例约为3:1。良性肿瘤中多形性腺瘤619例,Warthin瘤207例,其他病理类型如基底细胞腺瘤、肌上皮瘤、血管瘤、脂肪瘤等77例。恶性肿瘤中,粘液表皮样癌71例,腺样囊性癌53例,腺泡细胞癌37例,其他淋巴上皮癌、涎腺导管癌、癌在多形性腺瘤中、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淋巴瘤、转移性癌等129例。对176例腮腺癌患者随访,随访率为86.36%(152/176),中位随访期28月,平均随访期40.03个月,5年生存率为83%,10年生存率为67%。单因素分析提示性别、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病理分级及病理分期与腮腺癌的预后相关,年龄及T分期对预后无显著性影响。多因素分析提示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病理分级是腮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结论:唾液腺肿瘤发病部位广泛,好发于腮腺、颌下腺部位,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发病率性别无明显差异。良性肿瘤较恶性肿瘤常见,良性:恶性约为3:1。唾液腺肿瘤病理类型复杂,良性肿瘤中多形性腺瘤和Warthin瘤最为常见,恶性肿瘤中粘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腺泡细胞癌较为常见,其他病理类型如涎腺导管癌、淋巴上皮癌、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癌在多形性腺瘤中、淋巴瘤等也不少见,其中腮腺恶性肿瘤以粘液表皮样癌多见,颌下腺及小唾液腺恶性肿瘤中腺样囊性癌最为常见。腮腺癌5年生存率为83%,10年生存率为67%,单因素分析提示性别、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病理分级及病理分期与腮腺癌的预后相关,年龄及T分期对预后无显著性影响。多因素分析提示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病理分级是腮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收起
浏览次数:1 下载次数:0
浏览次数:1
下载次数:0
打印次数:0
浏览器支持: Google Chrome   火狐   360浏览器极速模式(8.0+极速模式) 
返回顶部